体验商城系统
创建商店

盘点丨未来10年,中国新消费的8个趋势(上)

导读:在2020和2021年里我们看到的消费现象,大部分都是短期现象。我们要关注一些长期问题。全链条效率之争要开始了。

“绝大部分新消费品牌在今年双11的表现都不太理想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流量结构的改变造成的,一些品牌不愿再烧钱了,不再追求同比快速增长甚至不要求增长。”

李丰说:在2020和2021年里我们看到的消费现象,大部分都是短期现象。我们要关注一些长期问题。全链条效率之争要开始了。


2020年,消费投资为什么热?消费赛道遇冷,未来大势如何?哪些是短暂现象,哪些是不变的规律?


0 1  

新消费热的偶然与必然


1. 2020年,消费投资为什么热?

1)二级市场上受追捧

去年消费品在二级市场热度很高,较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疫情,因为大家既不知道疫情会持续多久,也不知道它对不同行业会造成多大的影响。基于这样的不确定性,大家优先选择了确定性。


什么是确定性呢?简单来讲,就是大家生活必需的、不受疫情等不确定因素影响的必选消费品,尤其是吃吃喝喝方面的消费,它们带来了二级市场中所谓的相对确定性。


当然除了吃喝相关的行业之外,一些医疗企业、互联网企业也会多多少少受益于疫情,呈现出超常增长的趋势。但这两类公司在中国的二级市场中比较缺乏,所以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更具确定性的“吃吃喝喝”上。因此,即使那些行业在去年可能并没有即时表现出高增长的趋势,但是它们在资本市场表现很好。


2)必需品消费在上升


2021年前三个季度相对于没有疫情的2019年来说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年化增长率接近4%。这是个好数据吗?当然不是。2019年以前的大概10年里,消费增长都达到甚至于超过年化10%。


一组特殊数据: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3.9%,作为必需品的烟酒食品消费却同比增长5.1%。


这意味着,从去年1月到现在一年半多的时间里,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其实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。但就在消费行业增长没有完全恢复的情况下,必需品消费反而在下降的数据中出现了同比上升,所以大家还是踊跃地进行消费品投资。


3)基金的方向变化


最近这几年移动互联网发展很快,网络流量达到了一个天花板。大家会觉得在互联网上的机会和新兴模式不多了,所以TMT不再是最被基金广泛看好的方向,消费成了新热点,很多原先投放在互联网的资本转而关注与零售相关的模式。


4)财富效应


一级市场的投资结果会为二级市场带来一些财富效应。比如做彩妆的完美日记、做潮玩的泡泡玛特、做电子烟的悦刻,产生示范效应,以前大家觉得只有投纯互联网的公司才有机会在6、7年之间就成就一个百亿美金的公司,但今天不是,投消费品公司也有这样的可能。


5)最重要的推手:流量结构的变化


流量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两方面:


a. 媒介形态转为视频为主


疫情的刺激让短视频得到了更多的流量,用户使用时长飞速飙升。《2020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》显示,2018 年下半年,短视频应用的日均使用时长超过综合视频应用;截至 2020 年 6 月,短视频以人均单日 110 分钟的使用时长超越了即时通讯。


流量结构的改变对消费品有什么影响?当媒介形态从文本到图文,又发展为视频时,我们就要思考到底有哪些产品更适合用视频而非文本、图文进行表达和售卖的。


举个例子,图文时代,一般就是用户上传一张涂了口红的照片,然后配上一行字标明具体的色号、价钱等等。但如果是视频形式,有人让你看到使用过程、使用前后的直观对比。这是用视频表达和用图片表达的区别。将来会有非常多的消费品受益于这个流量结构的改变。


b. 搜索为主变成推荐为主


原来淘系的电商流量大部分分配给了用户搜索,用户进行搜索之后,页面会展示非常多的单品。现在淘宝和天猫超过一半的流量都分配给了推荐和猜你喜欢。


流量平台的流量结构从搜索转换到推荐,对用户来讲体验感是有所提高的,对品牌来讲也有了质变。以前做产品,商家得想尽一切办法让用户记住自己的产品,因为只有被记住才会进行搜索。所以越窄、越细、越精准的产品,越需要买大量的流量客户进来筛选、转化,然后才有一小部分用户记得住你。


现在商家可以做一个很窄的产品,并在所有的平台都买最精准的流量,通常买得越准就越没有人与其竞争。所以那些做得很细的产品就有机会通过这种流量结构的改变,以较小的花费来获得精确的用户流量。


6)线下零售缺新品


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,从2020年年初开始受到疫情的影响,大消费品公司完全不知道影响会多大,而且它们因为体量大受影响也最大,因为有复工复产的问题,有过去准备的供应链及原料的问题,有库存问题,有经销商库存问题……所有这些事情,使得它们来不及以线下的效率重新做一遍创新,以至于2020年线下的零售货架上,就没有出现这些传统品牌的创新产品。


7)外贸电商


在大家无法进行国际旅行之后,外贸电商就变得很重要。去年全世界的供应链,只有中国在第二季度末恢复了,而且恢复得很好很稳定,承接了全世界的需求。


8)大牌平替与国潮


2020年,新消费投资当中,大牌平替和国潮,重新又变成了不管是投资人还是创业者都在广泛讨论的话题。大家投资的原因之一在于,中国来到了一个中国品牌做得比国外好,中国人相信中国品牌的时代。


2. 2021年,消费投资又如何?


1)不抱太大希望,财富效应减弱


消费市场并没有得到有效恢复。2020年,在整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负增长的情况下,必需品实现了正增长,但这是不寻常的正增长,所以今年它们想要实现继续增长是一件有挑战的事,大家没有办法对高增长有太多的期待。


打个比方,由于疫情,2020年极有可能是过去10年人们吃方便食品或速食最多的一年,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增长,并不是一个持续现象,今年人们肯定吃得不如去年多了,那么可以预见,由于去年所造成的高基数,今年方便食品的需求数据与去年相比会变差。


基金方向跟去年差不多,二级市场财富效应在减弱。2020年上市的几家头部消费品企业,今年至少两家都已经跌了一半以上,它们表现得越不好,财富效应就会越差,投资热情也会依次衰减。


2)从0到1容易,从1到10难


精准流量带来的结果是越细分越容易从0到1,但是痛苦就在从1到10变得非常难。虽然做的是针对特定人群的特定产品,本质上大家还是希望品牌能够做大。这就需要购买非特定的人群流量来扩大产品的影响力。但是反过来,购买的流量标签越少越泛,竞争的人就越多越贵,买进来的无效流量也会大规模增加,原来的问题又显现出来了。


从1到10变得难了,另一个原因是什么呢?在直播间里购买东西是一个很普遍的行为,绝大多数人看直播的时候,没有明确的目的,可能只是碰巧出现了一款打动他的产品,产生无意为之的购买行为,这时候商品留给人们的品牌印象是很小的。原先用户会专门、有意识地去搜索某品牌商品,对该品牌的印象也会更深刻。


所以对于做品牌的人来说,新的流量结构虽然可能实现精准的销售转化,获得了客户的一次购买,但是让用户记住品牌名字这件事却变得困难了很多。用户记不住你,你就不叫品牌,不过是完成了一些销售额而已。


3)线下零售不缺新品了


有一个现象,大家去便利店观察一下饮料货柜,不难发现,2020国产创新品牌拿到了线下好位置,比如国产的无糖气泡水。


疫情影响了大公司供应链,公司越大不确定性越强,受到的影响就越大。而之后当这些大公司意识到疫情趋于稳定,可以进行一些尝试时,已经到去年5月中下旬以后了,从头再来准备原材料、产能生产、经销商库存购买、经销商零售终端铺货等事情,又耗费三四个月。与此同时,国内的创新品牌在疫情期间融了钱,投了广告,所以5月份疫情好转,线下零售终端需要铺新品时,就愿意把这些国内创新品牌的新产品上架。


2021年、以及即将要面对的2022年,市场就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状态。那些去年没有创新的公司会憋足了劲在这个时候大干一场,所以2021年和2022年,线下货架的竞争将会极度激烈。那么,这一切的背后最关键的问题是:2020年大家在线下看见的所有这些新产品,激烈竞争之后,哪个品牌能留在消费者心里。


4)外贸电商,回归供大于求


2021年供应链逐渐修复,需求端相对回归,国外又回到了线上线下的消费状况。而经过了过去一年,大量的外贸人都学会了做电商,因此在中国供给增加了,但是需求变小了,所以2021年和2022年,外贸电商之间的竞争大概会尤其惨烈。


5)大牌平替有窗口,但也有挑战


虽然疫情对消费现象造成了一些特殊影响,但是几乎没有在一两年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可能性,这些变化始终是符合常识的。历史是会相对轮回、重复的,在过去这两年里我们看见的很多变化都是如此。


中国化工在上世纪90年代取得了极大的发展,生产具有巨大的加工端产业链优势,同时在2000年之后开始了第一次相对整体的消费升级,于是中国内地市场出现了第一次大牌平替——各种各样的国产日化家清用品与当时的皇冠品牌宝洁竞争。


看起来几乎要成功了,但后来这些国产品牌大多数都失败了,一是因为宝洁的降价。二是因为在金融危机前三四年,化工产品的原料石油价格成倍上涨。因此在做平替的时候,原料成本占售价比较高,当宝洁把产品价格下调时,有些国产产品的盈利空间被挤压,最后被挤“死”了。


这件事在今天也能看到一些特殊的映射。2020年和2021年双11,天猫化妆品前10中,除了中国品牌薇诺娜,剩下全都是雅诗兰黛、欧莱雅这些国际大牌。为什么大牌又重新霸占了榜单?国货哪儿去了?因为一方面,这些国际大牌给了在中国的运营公司特殊的折扣,允许他们低于正常的促销价格下限进行销售。另一方面,在过去一年内,石油已经从40块钱涨到了80块钱,这跟当年发生的事儿很像。


国潮想要成功,有两点很重要:一是要有自己的差异化,二是要有可持续的供应链。


3. 2021:两极分化的消费行为逐渐回归


疫情之后,有钱人最先恢复过来,因为疫情对他们的消费方式影响最小,甚至他们还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资本市场赚到了更多的钱。但疫情确实影响了所谓的中低收入人群。去年中国汽车消费最先恢复正常的是奔驰、宝马、奥迪,换句话说就是有钱人的消费最先释放出来,而中低收入者会选择更便宜的车型了。


不过疫情过去之后,配合着一些政策调整,也许明年开始这种两极分化的消费行为就会逐渐回归至中间状态。


特别申明:本文为服务号上传,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。有赞学习中心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:rodas@foxmail.com。


END | 来源:混沌学园


推荐经营方案

剩余文章内容, 继续阅读
继续阅读
icon

生意问诊

私域专家免费解答你的经营难题

私域专家 生意问诊

免费解答你的经营难题
热门问答

推荐文章

查看更多
logo

有赞生意经

店铺护航
有赞安心入驻 服务中断赔偿102.4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