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商场餐饮现状观察:如何抓住社区与商务人群的餐饮需求?
我花了一天时间走访了上海一家地铁上盖商场——凯德精粹,正值周日傍晚六点半,这个时段既是家庭用餐的高峰期,也是商务客流的晚餐时间。带着好奇心,我观察了这家商场内的各类餐饮品牌,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和值得思考的问题。
商场餐饮的冷热分布
在商场一楼,快餐品牌分布密集,比如汉堡王、七分田、未切拉面等,但整体人气平平。相较之下,港式茶餐厅贺名宾仕的客流量显得更为可观,而像乐凯撒披萨这样主打家庭用餐的品牌,也吸引了不少家庭客群。
再往二楼走,正餐品牌表现两极分化明显。以松鹤楼苏式汤面为例,座位空置率较高,而像朝见这样的品牌则座无虚席,甚至外摆区域也被充分利用。此外,一些地方特色菜馆如胡吉九四新疆菜和海南椰子鸡店“椰子不语”表现出了稳定的吸引力,而部分新潮小众品牌却面临冷清的局面。
社区型商场餐饮运营的核心是什么?
观察下来,我发现这个商场的特点是社区与商务客流并存,晚上主要以家庭用餐为主。对比不同品牌的表现,如何精准满足这两类人群需求显得尤为重要。结合这一点,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优化:
1. 提升品牌曝光和客户触达
很多商户虽然产品不错,但缺乏有效渠道吸引顾客。对于类似商场内的商户来说,小程序商城或会员管理系统可以成为非常实用的工具。例如,一个餐厅可以通过小程序实现线上预约、菜单展示和优惠券发放,让周边居民或商务白领提前了解店铺信息并下单。
2. 会员留存和复购率的重要性
在观察中,我发现一些生意较好的店铺,比如萨利亚和朝见,很可能已经建立了忠实的消费群体。而那些冷清的小众品牌,则可能忽视了与顾客建立长期关系的重要性。通过会员管理系统,商家可以记录顾客喜好、用餐频率,并针对不同人群推送定制化优惠活动,从而提高复购率。
3. 借助外卖和到店自提拓展销售渠道
快餐类品牌如湖南米粉、吴冬烧肉饭等人气不佳,很可能是因为错过了外卖这一增长渠道。搭建线上商城或接入配送服务,可以帮助这些快餐品牌覆盖更多社区用户。同时,通过到店自提功能,还能减少堂食压力并提升运营效率。
错层设计对顾客体验有何影响?
除了餐饮品牌本身,我注意到凯德精粹的错层设计让消费者在楼层间穿梭时有些不便。这种设计可能会影响顾客对某些楼层或店铺的关注度。因此,对于商户而言,通过线上渠道提升曝光显得更加必要。如果能在小程序商城中设置导购地图、推荐热门门店,也许能弥补这一物理空间上的不足。
商场新潮品牌如何破局?
近年来,不少新潮品牌尝试进驻商场,比如海胆专门店和石锅鱼,但实际表现差强人意。原因可能在于:一是品类过于小众,二是推广力度不足。对于这些新兴品牌来说,与其被动等待客流,不如主动出击,通过直播、拼团等互动形式增加消费者对新品类的兴趣。此外,在上线新品时,可以结合社交裂变活动,让更多潜在用户尝试并分享体验。
如何抓住社区型消费市场?
综合来看,这家社区型商场虽然地理位置优越,但仍然需要加强老顾客维护和新顾客引流。无论是家庭用户还是商务白领,他们更看重的是便利性、性价比以及用餐体验。
对于商户来说,借助数字化工具打造全方位运营体系,将成为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手段:
- 通过小程序商城进行精准营销;
- 利用会员系统提高客户黏性;
- 借助数据分析优化菜品组合和定价策略;
- 打通线上线下,实现全渠道经营。
小结
凯德精粹作为一个典型的社区型商业综合体,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关于消费行为与经营模式的重要启示。在当前市场环境下,单靠地理位置和传统经营模式已难以突围,只有深度挖掘用户需求并运用数字化工具进行精细化运营,才能真正赢得社区消费者与商务人群的青睐。
注释:
- 小程序商城:指支持线上点单、支付及营销活动的平台;
- 会员管理系统:用于记录用户消费习惯并推送定制化营销内容;
- 拼团:一种社交裂变营销方式,通过多人组团享受优惠价格。


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获取


-
1000+最佳实践
-
500+行业社群
-
50+行业专家问诊
-
全国30+场增长大会
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