体验商城系统
创建商店

一个合格的产品成为了“乱停车”的人,应该如何反思?

导读:司机们应该都有在地下车库被乱停的车挡道的经历,对于这类有“道德标签”的人,不管什么原因,我们总是没有好感的。然而某一天,“乱停车”的那个人,是我

司机们应该都有在地下车库被乱停的车挡道的经历,对于这类有道德标签的人,不管什么原因,我们总是没有好感的。然而某一天,乱停车的那个人,是我。

事情是这样的。

8月第一天,上班,7号楼地下车库,到的时候车不太多,零星的停在柱子间,入库左拐,眼前大概是这样的场景:

这在我这个司机的眼里可以翻译成:

• 车位富余,能挑个好停的(图片拍摄于事后,当时车很零星);

• 左侧柱子间的三个车位只停了一辆黑车,空间大,好倒车;

• 消防柜旁边位置不错,就停这儿了(柱子旁上下车空间大)。

 

毕竟老司机,对着侧边线一把就停下了,很正。但奇怪的是没有感觉到后轮挡车器,以致于停的有点深。为了让背后的车能好停一些,于是我又特意打火对齐了旁边的车头。

 熄火,下车,扫码上班。

 礼拜一综合症,上午效率不是很高,忙完一个小事后已经快十一点了,飞书消息跳上了三位数。准备处理下消息权当放松,点到停车群的时候猛地一惊,这图,不是我的车么?!

着急看了个大概,发现停车群里说我的车挡路了,还要把我拉进黑名单,作为一个小透明当时心里非常紧张,情绪上惭愧大于疑惑,也不敢分说,就慌忙下去移车了。到了之后,发现车是这么停着的。

正面看好像没什么问题,但从背面看就发现确实是停错了,因为物业把这儿设计成了一个出入口。

其实看到这儿,大家也就知道大概是怎么回事了,但作为当事人,我清楚的知道是什么让我笃定地做出了停在那个位置的决策,而这些细节实在又是非常巧合而值得玩味。

 

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。

 

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当时的环境,我又去拍摄了几张不同角度的图,如下:

当时在我眼里,佐证那是一个车位的细节是:

• 柱子间目测都是等距的,我到的时候车停的零星无规律(所以柱子间都是车位是我的第一直觉);

• 视野内近处的地面标志线斑驳缺失,降低了我对标志线是非常准确的预期(尤其是图2黑车左大灯附近,而那是一个标准车位);

• 我停车的这两根柱子间,有类似车位的三等分线;

• 黑车!已经有一辆黑车停在对称的位置了!

 

如果说前两个细节只是模糊我判断的前奏,那么后两个细节,尤其是已经停着的黑车,简直是为了那个不熟悉车库的我而量身定制的绝佳停车参考,堪比停车定位系统。

 

当然系统也是有给我报过 Bug 的,比如:

• 车位线没那么规范,而且有奇怪的箭头引导线。

• 没有后轮挡车器。

 

 

可惜的是,前者,在车内低角度的视野下,而且是倒车进入,我压根没怎么注意(我也从来没在这儿转过弯);而后者,你又能对地面标志线都那么斑驳的车库有什么高的期待呢?

 

于是,这些细节,正正好好的凑在一起,诱导我,成为了一个乱停车的人。

 

很有意思是不是,就像《电脑山庄杀人案》里描述的一样,每一个细节单独存在都不足以致命,但串在一起就质变了。时机上也是,如果我再早到一点,也许就能因为少走路而选择停在靠近电梯口的位置,晚到一点,就会对两旁停满而这里莫名空了两个车位而心生疑虑。

 

现实版的细节荒诞。但就是这样的荒诞现实摆在我面前的时候,我最大的情绪,是惭愧和抱歉。

 

为我的出错,惭愧和抱歉。

 

所幸的是,我就在停车群里,我是有解释和对话的机会的。不仅如此,我还可以通过讲述的形式,配图、发文,描述真实的心理活动和判断,让更多人清楚的了解场景和细节,大家就更能感同身受从而避免成为第二个我,而物业作为管理方,也可以参照上面提到的细节,去优化车库的引导和管理。

 

但如果没有解释的机会呢,我是不是就会被贴上不良用户的标签?物业是不是会继续拉黑名单而对车库引导无所作为?

 

很像我们做产品对不对?我们是选择了处理用户还是反思自己?

这只是一个小故事,一个我作为停车付费用户,错误使用车库的小故事。很多时候,错误的判断和决策,都是源于对场景和细节的认知缺失。我停错车是,车位群里的谴责也是。

 

所以,我们需要有人来讲这样的故事。

 

因为,当我坐在办公室里的时候,就和你我他她一样,都是有赞的物业,商家一定很希望,我们,去听一听他们的故事。


推荐经营方案

剩余文章内容, 继续阅读
继续阅读

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获取

  • 1000+最佳实践
  • 500+行业社群
  • 50+行业专家问诊
  • 全国30+场增长大会
扫码成功

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

icon

生意问诊

私域专家免费解答你的经营难题

私域专家 生意问诊

免费解答你的经营难题
热门问答

推荐文章

查看更多
logo

有赞生意经

店铺护航
有赞安心入驻 服务中断赔偿102.4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