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are

喜茶暂停加盟背后的策略:茶饮行业如何靠会员复购赚钱?

为什么喜茶「暂停加盟」是步好棋?因为茶饮赚钱,会员复购才是王道。

2025-02-10
喜茶暂停加盟背后的策略:茶饮行业如何靠会员复购赚钱?插图

今天,喜茶给所有做茶饮行业的同行上了一课。

上午,喜茶发布了一封内部全员邮件,主题为《不参与数字游戏与规模内卷,回归用户与品牌》。在这封邮件中,喜茶明确表示,2025年将坚持「不做低价内卷」,拒绝门店规模内卷,并暂时停止接受事业合伙申请。

喜茶此次暂停加盟、拒绝低价内卷的决策,直指新茶饮行业三大核心问题:

1、不赚钱:过去几年,资本驱动的低价竞争(如「9.9元咖啡」「8元奶茶」)虽短期拉动销量,但长期侵蚀利润空间,并让消费者形成「低价即低质」的认知,品牌溢价能力被削弱。

2、同质化:过去一年,所有茶饮品牌的70%的新品都是一样的,产品趋同,最终用户体验被稀释。

3、用户需求被数据游戏掩盖:过度关注GMV、门店数等「数字指标」,导致复购率下降,品牌忠诚度难以建立。

而喜茶给出的答案也非常简单,行业「虚假繁荣」的本质是牺牲长期品牌价值换取短期数据增长,必须回归商业本质——让单店赚钱,让用户复购。

那么,2025年茶饮行业赚钱的关键是什么?答案是:做好客户运营。

也不光是茶饮行业,所有做线下门店的烘焙、餐饮乃至服装行业,都应该意识到深耕差异化、强化用户连接,才能在内卷中突围。那些仅靠低价与规模狂奔的企业,终将成为时代的注脚。

在评论区回复任意内容,你将获取一套《2025客户运营实战图》。

喜茶「醒了」,过去一年的惨痛教训,留给了我们什么?

如何在2025年做一家赚钱的门店,喜茶的已经给出了答案——让单店赚钱,让用户复购。

这样的转变不是偶尔,茶饮行业的激烈竞争早就体现在价格、产品和服务上:

1、不断下探的低价:书亦烧仙草推出新品售价大都在10元以下;茶百道的酸奶紫米露折扣后仅需2.9元一杯,青梅绿茶叠加平台券后仅需6.9元一杯;喜茶也曾推出限时活动,「纯绿茶妍后」用券后4元一杯。除降价外,茶饮品牌还通过平台折扣、直播间团购等,推出叠加优惠。

认知:新茶饮品牌10元以下消费占比从7%上升至30%,20元以上消费占比则从33%下跌至4%。

2、大家喝的都是一样的:过去一年,所有茶饮品牌的70%的新品都是一样的,产品趋同。例如,许多品牌在去年推出以「茉莉」为主要口味的产品,如瑞幸的轻轻茉莉等,这些产品的主要成分相似,口味也相差不大

认知:新茶饮品牌都明白具有独家口味的新品类之重要性,但目前各家却并无真正秘方来作为护城河。

3、用户复购率低:部分品牌通过「买一送一」冲高GMV,但复购率持续走低(某头部品牌复购率从35%跌至22%),用户对促销疲劳,品牌忠诚度被透支。

那么,喜茶的不卷,到底不卷在哪里呢?

喜茶的不卷,到底不卷在哪里?

当我们再次去理解喜茶《不参与数字游戏与规模内卷,回归用户与品牌》,其实它已经给出了答案:

2025年无论是茶饮还是其他零售领域,唯有回归用户真实需求、构建不可复制的品牌资产,才能在内卷中突围。

要做的就是一件事情:与其烧钱拉新,不如用「会员分级+精准权益」提升用户LTV(生命周期价值)。

其实在去年有赞12周年大会上,我们也反复提及「做不卷的生意」。

所谓的不卷,并不是躺平了,而是我们希望每个商家都能平稳、正常的做生意不累地提高生意经营,不累地获得利润增长。

那么什么才是不卷的生意呢?

喜茶在2024年测试的「黑金灵感卡」已给出参考答案:将会员分为「灵感探索者/灵感主理人/灵感共创官」三级,分别对应不同权益——

基础层(消费满6杯):赠送季度新品优先品鉴权(如提前48小时小程序点单),制造「早鸟特权」;

核心层(月均消费4杯+参与社群互动):开放产品研发投票、线下茶话会名额,强化「品牌共创者」身份;

顶层(年消费TOP5%):提供城市限定饮品命名权、联名周边分红权,将高频用户转化为品牌传播节点。

某区域测试数据显示,该体系使会员月均消费频次从2.1次提升至3.8次,且20元以上高价单品购买占比回升至17%。

image.png

当70%新品雷同时,真正的差异化藏在用户行为数据中。茶饮品牌需建立「消费动机-场景-情绪」三维标签体系:

动机标签:解渴型(下单时间 < 30秒)、社交型(同时购买2杯以上)、治愈型(固定每周三晚下单);

场景标签:办公室囤货(工作日10:00-11:00下单)、逛街伴侣(周末订单配小吃)、深夜EMO(23点后高糖订单);

情绪标签:通过小程序互动游戏(如「今日运势测推荐饮品」)抓取用户即时情绪状态。

基于此,某品牌针对「周五下午职场续命」场景,推出「免打扰商务套餐」(静音包装+无吸管设计+双倍浓缩),价格上浮30%仍实现单店日均45单转化。

那么,对于普通茶饮商家,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呢?

我们可以看看在2024年赚钱的茶饮商家到底做对了什么:

从「撒网式促销」到「精准权益匹配」

当行业陷入「全场第二杯半价」的促销内耗时,头部品牌已转向「用户价值分层」。以某区域茶饮品牌为例,其将会员分为四层:

尝鲜客(首单用户):赠送「免单特权券」(30天内复购第二杯免费),转化率提升至58%;

复购客(3个月内消费≥5次):每月发放「隐藏菜单体验券」,复购频次从1.2次/月提升至2.5次/月;

高净值客(年消费≥2000元):开放「产品共创权」,如投票决定新品配方,该群体客单价同比上涨34%;

沉睡客(90天未消费):触发「唤醒礼包」(如「过季爆品返场+免配送费」),召回率突破21%。

image.png

核心逻辑:用权益杠杆撬动用户生命周期价值,而非无差别降价——数据显示,精准分层的品牌会员LTV比普通用户高3.8倍。

从「GMV虚荣指标」到「用户需求预判」

低价内卷的本质是「用补贴换数据泡沫」,而喜茶提出的「回归用户」需依赖数据深度挖掘。例如一烘焙品牌通过有赞CRM分析客户行为,在其品牌小程序埋点发现:

用户浏览「低糖麻薯」页面后,65%会跳转至「美式咖啡」页面;下午3-5点下单用户中,42%会加购「迷你份甜品」。

基于此,品牌推出「场景化套餐」(如「咖啡+麻薯」组合价低于单品总和),并针对办公族推送「15:00提神闪电送」服务,单店午市营收占比从18%提升至37%。

image.png

启示:数据不是用来证明GMV增长的工具,而是洞察用户隐性需求的显微镜。

通过美团、抖音等平台的团购券引流

成都一家茶饮店在霸王茶姬、喜茶等品牌包围下,通过美团、点评、抖音等平台的团购券,成功引流并提升进店率。

具体操作:

单人套餐:团购价设置为客单价的60%-70%。

双人套餐:团购价设置为客单价的两倍再打70%-80%的折扣。

单人套餐:茶拿铁五选一 + 红丝绒,原价62元,团购价39.9元(6.4折)。

东方惬意单人下午茶:功夫茶六选一 + 中式茶点小拼盘,原价86元,团购价59.9元(6.9折)。

双人套餐:茶拿铁五选二 + 红丝绒 + 马卡龙,原价132元,团购价89.9元(6.8折)。

薇觅茶宴双人下午茶:功夫茶六选二 + 中式茶点大拼盘,原价154元,团购价109.9元(7.1折)。

利用有赞互通多个内容平台的特性,客户通过美团、抖音团购券下单后,平台生成订单的同时,CRM系统也能看到客户信息。

使用有赞抖音小程序解决方案,可以在客户下单未付款、付款后、订单发货后等时机发送短信,提高核销率。

对于商家来说,2025年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如何通过客户运营提高销售额、提高客户留存复购率:

1、打通全渠道客户资产:将所有销售渠道的会员放在一起运营。

2、建立有效连接客户的通道:将到店和购买过的客户转化为公私域好友。

3、用AI将客户运营自动化:根据有效最佳实践智能配置客户运营策略。

image.png

有了全渠道的客户数据、有了连接通道,剩下的就是用什么样的策略去做客户运营了。

过去这些年有赞总结了大量的客户运营最佳实践,最有效策略,并把这些策略做成模版、做成知识,让智能系统去理解这些知识、数据、再针对每个商家的不同情况、消费者不同特征画像、给每个商家推荐适合自己的运营策略。